







中国网讯(记者 王瑞芳) 12月23日,交通运输部召开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。会议的主要任务是: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总结2024年交通运输工作,分析形势,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。
2024年,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。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.8万亿元;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,其中高速铁路超过4.6万公里;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约5万公里,其中新改(扩)建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;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5个。客货运量保持增长。运行态势总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,呈现“人流快于物流,外贸快于内贸”的特点。预计全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645亿人次,同比增长5.2%左右;完成营业性货运量约565亿吨,同比增长3.5%左右。预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约175亿吨,同比增长3.4%左右,其中,内贸、外贸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.9%、7%左右。
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。深中通道、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。池州至黄山等高铁建成运营,沪苏湖等高铁试运行。兰海、银昆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实现贯通。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开工建设。预计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6万公里,实施养护工程约25万公里。
交通运输服务质效不断提高。联合出台《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》,印发铁路、公路、水运、民航、邮政领域实施方案。完善多式联运“一单制”“一箱制”,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约1150万标准箱,同比增长15%左右。铁路旅客日最高发送量达到2144.8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全年邮轮旅客运输量突破100万人次。民航旅客运输量突破7亿人次,创历史纪录。预计全年完成城市客运量约1070亿人次,同比增长5.7%左右。
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。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行业重大改革任务。组织开展优化公路水运营商环境行动。全国大件运输审批日均发证约8000件,平均办结时间较规定最长时限压缩80%。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质升级,今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5000万标准箱。
交通运输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。建成一批智慧绿色安全自主可控的自动化码头,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7800公里。C909飞机累计安全运行突破50万小时,C919商业飞行累计超过1.7万小时,安全载客突破100万人次。无人机配送快递邮件约270万件。
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。有序开展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七大行动,预计全年完成200台新能源铁路机车替代,报废更新国III排放标准柴油货车8万辆、老旧营运船舶2000余艘。加快公路沿线充(换)电基础设施建设,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(含停车区)新增充电桩1.21万个、充电停车位1.66万个,同比分别增长57.6%、50.8%。
坚决守牢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底线。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。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超过10万公里,改造公路危旧桥梁7242座。800万辆“两客一危”车辆和重型货运车辆实现北斗动态监管全覆盖。
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。以“人民工匠”“国家卓越工程师”“时代楷模”等为代表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。
明年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加快建设交通强国,稳定交通运输有效投资,深化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,推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。
(一)加快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。加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,加快推进国家公路网络贯通提质工程,实现国家高速公路“71118”主线基本贯通。加快沪渝蓉沿江高铁、平陆运河、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建设。推动独库高速等项目开工,力争建成常泰长江大桥、乌尉高速公路等项目。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,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、国家邮政快递枢纽、国际枢纽海港。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,围绕基础设施“两重”支持重点方向,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工程(包)和重大项目,对已纳入支持范围的项目,加大工作力度,确保尽快开工,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。
(二)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。完善交通物流通道网络,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,c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,完善外贸“新三样”国际物流服务保障体系。
(三)进一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。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、铁路体制改革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、收费公路政策优化等重大改革。推动《海商法》《民用航空法》《农村公路条例》制修订,加快《交通运输法》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》《快递暂行条例》《国际海运条例》《道路运输条例》立法进程。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,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领域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。
(四)发展壮大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加快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任务实施,持续推动有组织科技攻关,集中攻克智能建造、智能航运等领域技术。推进智能化发展,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,推进创新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。加快培育新兴产业,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。促进绿色低碳转型,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美丽中国建设,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,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。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,推动扩大“两新”支持范围。
(五)提高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能力。强化交通运输跨区域衔接和跨方式协同,主动发挥交通运输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支撑保障作用。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,谋划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,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,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运输“一票制”,深入推进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流程优化。服务乡村全面振兴,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,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、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(组)通硬化路建设。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,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。
(六)全力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稳定工作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提升设施装备安全韧性、人员安全素质和智慧化管控能力。建立健全气象研判定期会商和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,强化汛期、台风、低温雨雪冰冻等影响期间的调度指挥。
(七)深化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合作。服务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推动中欧跨里海直达快线常态化运行,优化国际航线布局,加快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。完善多双边合作机制。参与全球交通治理。
(八)扎实做好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和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工作。兼顾当前和长远,深入分析“十五五”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,坚持交通强国战略、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相衔接,科学确定发展目标,谋划重大战略任务,科学编制“十五五”系列交通运输规划。
(九)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全面提高党建质量,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。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。做好交通运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。